Saturday, February 26, 2011

瑪吉拉准佛母傳記之讀後感: "Machik's Complete Explanation" by Sarah Harding



瑪吉拉准佛母(Machik Labdron)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即被瑪吉拉准佛母的奇特經歷所吸引,也產生了些許共鳴 -- 原來女性在追求靈性成長的路途上是必須劈荊斬棘,在跌跌撞撞中匍匐前進的。在同理與同情之餘,作為女性佛教徒,我們必須認知到一個啟發性及超越性的觀點,那就是:雖然我們這一世生為女人身,但在過去我們同樣曾以男性或女性之身行走於累生累世。與其執著於這一世的女性身份及過於認同其所衍生的一切靈修道路上的種種不公與不便,不如將之視為此生的重要修行課題:我們必須超越自身相續中較特屬於女性的習氣,譬如嫉妒多疑與無知。若能超越這類習氣,我們所開展出來的將是佛智(Enlightened Wisdom)中的成所作智(All-accomplishing Wisdom)和法界體性智(All-encompassing Wisdom)。事實上,女性在堅持靈修的道路上無疑地必得拋棄掉一部分傳統的包袱,在這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過程中,其實或多或少,是由我們相續中較屬陽性的能量或習氣在主導:對法的貪執、對現實的嗔恨、及不向現狀妥協的傲慢等等,匯聚成有形或無形的行動力(tangible or intangible momentum)。若能以佛智為基礎,以妙觀察智(Discriminating Wisdom)看待一切能貪與所貪,以大圓鏡智(Mirror-like Wisdom)反照出一切現象的澄明本質,以平等性智(Wisdom of Equanimity)觀照諸法一味,如此我們較易從慣於依附的環境中真正獨立出來 (心理上的或實際上的獨立),並創造出有利自身修行的環境。然而如果陽性能量的展現未能建立在佛智的基礎上,則引發的結果可能是激化衝突與不滿,或者過份追求表相上的男女平等。

佛法本身並無所謂男尊女卑,修行法門是隨順社會風氣而產生之對治法則。金剛乘佛法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從我們心性本質上作出了男女平等的最圓滿解釋。榮格(Carl G. Jung) 的原形理論 (Theory of Archetypes) 非常有助於理解金剛乘法門,若能借用其阿尼姆斯 (animus)/阿尼瑪 (anima) 的原形形象 (archetypal image) 來理解金剛乘修法裡的男性與女性本尊對境,行者可初步認知到,我們每個人相續中都本具了男女兩性的內在能量,如何將自心調伏至圓融平衡,是修行的根本,也是成佛的基礎。對於誤認金剛乘佛法為泛神信仰的人,也提供了重新認識的工具。

在2005年一次一周閉關期間,我試譯了本書序文中的一段節錄,將在下一篇和有緣人分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